无性婚姻是一个相对残忍的词,深究起语法来应该属于贬义。有点类似于我站在你伟岸的躯体面前低声骂一句你娃是性无能,足以令你如芒在背痛彻心肺。(私房话)
我其实觉得婚内无性并不可怕,可怕之处在于婚内无情。无情总比无性苦。为什么呢?婚内无性可以婚外找性,不会颠覆家庭;婚内无情婚外找情,那就彻底洗白了。所以夫妻之间应求同存异多方面解决性需要,多渠道,多品种,促进婚内情感稳定繁荣。
我们早几年看《七年之痒》,于是自己的心尖尖就有些发痒了;后来冯小刚给我们讲了个关于手机的黑色幽默,我不晓得2004年的中国家庭有多少丈夫和妻子在走出电影院的刹那心虚得要紧。中国有太多忧郁着的丈夫和妻子,有太多红杏出墙或者试图红杏出墙的不满情绪在滋长。他们的生活,在无性婚姻中,实在具有悲剧性。
相对而言,部分首先觉醒起来的夫妻就要幸福多了。他们对性的认识有自己独立的观点,认为性仅是婚姻的补充,绝非全部。喝一杯咖啡,一种咖啡伴侣品牌用倦了,那就换个牌子,丝毫不损害这杯咖啡仍然是一杯咖啡。
我们是否应更多地考虑对人性的关照?举个例子就是当你老婆想跟你做爱时,你不能支使人家去抚摩图片上的达·芬奇以求达到性高潮。
当然,我绝无鼓励此种行为之意,但婚外性不同于婚外情却是一个事实。在婚内无性却有情的情况下,诸如心照不宣地各自拥有性伙伴不撼摇家庭和感情的做法,我认为是可以理解,也是符合人性需要的一次大胆尝试。